T 對于道,有很多不同的理解,我認為將道簡單的理解為手段是不對的。在道法術器中,手段對應的是術而不是道。而道路,如果是指具體事物的話,對應的是器,也不是道。道主要是指道路的方向而不是道路本身。法指的是道路上的準則,也不是道路本身。所以這么說是不對的,我肯定選F。但是出題人也許認為自己的理解是正確的,所以,你可以順著出題人的想法給出答案。
T 治大國若烹小鮮 無為而無不為。一般人都是理解為,做小魚不能亂動。這個小鮮,是一種特殊的小魚。據說這種小魚很嫩,既不能有大火燒烤,這樣會焦;也不能用小火慢慢燉,這樣會化。所以這句話的本意是不能亂動,而不是不能動。
F 古代的歌本是記錄曲子的;歌本是記錄詞的
T 其實孔子也是有舍我其誰、舍身取義的精神的,周游列國。
F 這個人生是成長的過程與應該用加法來計算,不具有因果關系。人生是成長的過程,也可以用減法來計算。減去人格中的污穢不就是成長嗎。
F 正確的說法是既是他們的個人成就,也是他們對中國歷史智慧的傳承。
F 王莽篡漢雖然進行了一些制度改革,但是結果是失敗了。不符合當時已經形成的士族階層的利益所以被推翻了。
T 德不是儒家的哲學觀念,但是是儒家的處世哲學觀念。德是道家一個非常重要的哲學觀念。德的本意在于順勢而為、遵道而行。所以在道家和儒家都是重要的哲學觀念。所以說德不是儒家和道家的一個重要的哲學觀念是錯的。我回答這個題肯定是F。因為德更注重于哲學的應用,也就是道的應用。所以對于一般學者來說,他們可能認為是對的。
F 五經是指詩書禮易春秋,漢武帝時,設五經博士遠遠早于四書。四書是宋代才確立。
F 在商朝開始,把中原東方的一些部落,統稱為東夷部落而不是,商朝本身。
F ?連山易—夏 ?歸藏易—商 ?周易
F 周易我讀過,周易概括不知道是什么。易傳又稱十翼不能稱為一本書,是后人主要是孔子以及門人對周易的理解,以文章、注解的形式寫出來的。易傳的產生主要還是孔門的功勞。你可以先學習周易由深到淺;也可以先看看易傳。
F 別異的本意指區別、不同之處。沒有特指等級地域
F 古代沒有敵我關系這個概念。禮,一開始指人與天、神打交道注意的制度規范。法人世間與天地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F 禮古代也是一種制度。產生于人與神溝通時也就是祭祀的時候的一系列的規則與儀式。后來慢慢世俗化。成為一種文化保存下來。現在主要是指文明禮貌。認為法制是將社會建立在一套制度上是現代法制學說的觀點。和古代法制學說不同。這句話用在現代,是沒有錯的,但是用在古代的學說就不恰當。古代各國經過變法之后其實是加強了君主的集權;更加將社會置于君主一人的基礎之上。
T 家人卦。易經第37卦。這個卦比較好。中國的字詞,很多來源于易經和卦象。上風下火,現在常用的風風火火一詞,也來源于這個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