紋身鯉魚可以搭配一些水蓮,或者也可以搭配其他的花草。
只要注意顏色的搭配,都很好看。
這件遼代玉摩羯魚,長6.2厘米,高3.8厘米。為闐白玉琢制而成,局部受紅褐色浸蝕。形態為龍首魚身,龍首發后披,龍頭上出獨角,鼻腔凸起,上唇上翹出尖,與上卷的下唇形成一個三角形穿孔。陰刻口角線很深,眼部呈管鉆狀圓眼,眉毛用細密的陰刻短線表示。龍體作魚形,上有背鰭,胸鰭化作雙翼呈展翅飛翔狀,臂鰭較小用細小陰刻線表示,尾部分叉,體表刻斜網格狀紋表示魚鱗,魚背與腹之間有一長方形穿孔可供佩戴。摩羯的形象是幾種動物拼湊而成,由此可見印度的摩羯與中國的龍、鳳、麒麟一樣均屬憑想象集中數種動物為一體的紋飾。這種紋飾大約出現于公元三世紀中葉,公元四世紀傳入中國。《洛陽迦藍記》記載有如來作摩羯大魚,從河而出,十二年以肉濟人處,起塔為記。摩羯以肉濟人達十二年之久,所以,以摩羯為紋飾做成金銀器或玉器表達了人們希望借此可以得到如來的恩惠和保護。摩羯紋器物目前考古發掘最早出現于隋開皇二年(582年)李和墓的石棺上,盛行于唐代、遼代,它仍保留了印度的原創風格。此件玉摩羯魚與遼陳國公主墓出土的及故宮所藏遼代玉摩羯魚有很多相似之處,為一件難得的遼代藝術珍品。
水蓮。
紋身鯉魚可以帶來好運這是大多數紋身愛好者的選擇,鯉魚配蓮花更好看。
當然也可以自己搭配一些水草,看起來也很和諧。
源于印度的一個神獸.摩羯魚原為印度神話中一種長鼻 利齒,身尾似魚的神獸,傳為水天、夜叉之乘騎,又是恒伽女神之化身,在西方,摩羯的 形象一般是羊頭魚身,最早估計是印度人根據海洋中一種大魚的形象創造出來的,當時的 印度人在海上遇到一些大的魚(或許是類似鯊魚或鯨魚這類的海洋巨星),見識了它們的威力,在恐懼的心理下,產生了崇拜的情感(古人的一些崇拜更多的是出于對崇拜對象的恐懼,比如蛇圖騰), 加以神化。傳人中國后,經過中國佛教的重新詮釋,有了多種化身,如龍首魚身(你所發 的圖2,又稱魚龍)。現在好象更多的是出現在星座上。 以下是一些關于摩羯的介紹,抄別人的。 “摩羯”為佛教語,漢文譯作摩羯、摩竭、摩伽羅等,是一種長鼻、利齒、魚身的水獸 。其來源大概是古印度人對魚(尤其是鯨魚)、象、豬、鱷等多種動物的組合。《慧林音 義》稱:“摩羯,海中大魚,吞陷一切”。《阿含經》中描述的摩羯為“眼如日月,鼻如 太山,口如赤谷”。摩羯紋隨佛教的東進而傳入中國,最早見之于東晉顧愷之的《洛神賦圖》,至佛教盛行的唐代更是普遍繪飾,在內蒙古喀喇沁旗哈達溝出土的六曲三足銀盤、江蘇丹徒丁卯橋 出土的銀盆等唐代金銀器上,都有精美的摩羯紋,而尤其以古格城中最多。
這不是瞎扯嗎,佛教哪里有什么特別的神獸,何況摩羯魚這樣的不善業報眾生。
1.“摩”字表示冬天的“寒冷”也代表“冬季”;“羯”化解掉、閹割。“摩羯”將寒冷、冷漠閹割。
2.希望所有能讓人類感到寒心、冷漠的事情都能化解掉,閹割掉。
3.消失的寒冷。
根據星位圖顯示,摩羯像一只正在飛舞的蝴蝶,又像一只飛舞的蝙蝠,更像一架“V”字形的飛行器,頭尖兩側有飛翼(翅膀)。寒冷的冬季,所有的人都坐在飛行器里取暖,寒冷被化解掉了,這就是“摩羯”所代表的含義。
摩羯,又稱摩伽羅,本是印度神話中水神的坐騎,所以有魚的身體。魚美人就是來自摩羯。又為十二宮之一,稱摩羯宮。其頭部似羚羊,身體與尾部像魚。佛教經典以其比喻菩薩以愛念縛住眾生,不到圓滿成佛終不放棄,又因“摩羯以肉濟人”,后來成為佛教圣物。據考古材料看,最早的摩羯魚形象,出現于隋代李和墓石槨蓋上的刻繪。
最早出現大約在東晉,隨佛經傳入中國,顧愷之《洛神賦圖》中已經出現摩羯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