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目的及作用是辟邪。
關于“本命年”之說,早在西漢年間就有了,一直相傳至今。“本命年”在各地的認識和趨避方法略有不同,其飾物也形形色色,除常用的紅內衣、紅褲衩和紅腰帶之外,還有紅披肩、紅掛件、紅手套、紅圍巾、紅線圈、紅項圈、紅線墜等等,但主要作用及其目的只有一個,那就是“避邪”。
擴展資料
在漢族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漢族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
每到本命年時,漢族北方各地,不論大人小孩均需系上紅腰帶,俗稱“扎紅”,小孩還要穿紅背心、紅褲衩,認為這樣才能趨吉避兇、消災免禍。
每逢春節,市場上到處有出售“吉祥帶”“吉祥結”的紅黃綢帶,本命年的人們將之系在腰間、手腕上,也寄托了漢族勞動人民一種祛邪、避災、祈福的美好愿望。
什么是本命年?說到本命年,很多人都會認為這是不吉利的一年,在本命年時很多人會選擇穿紅色,到底本命年穿紅色是怎么回事呢?據說,本命年穿紅色表達了人們驅災辟邪,逢兇化吉的愿望。 本命年就是十二年—遇的農歷屬相所在的年份,俗稱屬相年。在傳統習俗中,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的年份。 本命年犯太歲,“太歲當頭坐,無喜必有禍”的民謠是關于本命年不甚吉利的最好寫照。故民間通常把“本命年”也叫做“檻兒年”,即度過本命年如同邁進一道檻兒一樣。 人逢本命年對紅顏色特別鐘愛,每到這時,漢族各地,不論大小都帶系上,俗稱“扎紅”。 本命年的紅色講究應該是源于中國漢民族傳統文化對于紅色的崇拜。在漢族的舊式婚禮中,紅花轎、紅色穿戴的新娘、紅燈籠、紅地毯、紅蠟燭,一片紅光籠罩。 在古代,軍隊打了勝仗,要派專人手執紅旗報捷,學子們考取了功名要披紅戴花,京劇中紅色臉譜只有忠勇之神關云長才有權享用。漢民族把紅色視為喜慶、成功、忠勇和正義的象征,尤其認為紅色有驅邪護身的作用。 因此在大年三十,人們便早早地穿上紅色內衣,或系上紅色腰帶,或佩戴本命年吉祥物,擺放開運吉祥擺件在身邊,用以消解災禍、化兇為吉漸漸成為一種時尚潮流。 本命年為何要用“紅” 位理學認為,逢本命年的時候,生肖守護神要去天庭參拜,按現在的說法就是述職,還會有聚會,這個時候對人的保護就會減弱,妖魔鬼怪就會乘虛而入,紅色能夠驅災辟邪,這與“過年”貼春聯,放爆竹的來歷關聯。 所以人們用穿紅衣服,系紅腰帶來驅災辟邪,后來被人們發揚光大,連內衣,襪子都要紅色,還有紅鞋墊,踩小人,都是表達了人們驅災辟邪,逢兇化吉的愿望。
據說在很久以前,每個生肖的守護神都會在自己的本命年去天宮復命,向玉帝匯報自己的工作。由于當年的守護神遠在天庭,距離他守護的人民也就遠了,他對人民的保護能力也就相應減弱。這個時候,很多邪祟和妖魔鬼怪都會趁機出來,找屬于這個本命年的人加以殘害,大家人心惶惶。后來聰明的古老人民發現,紅色可以辟邪,這些妖魔鬼怪和邪祟都很懼怕紅色的東西。所以每當有人到了自己的本命年,就會穿上紅色的衣服,系上紅色的腰帶,來躲避妖魔鬼怪和邪祟的侵擾,讓它們不敢傷害自己。等到本命年一過,自己生肖的守護神從天庭回來,大家又有了守護神的保護,就不再需要這些紅衣服紅腰帶了,于是每當本命年過去,大家就會脫去紅衣服紅腰帶,再重新穿回自己平常的衣服和裝扮。
????????因為傳統習俗認為,本命年常常被認為是一個不吉利“犯太歲”的年份。古人還把紅色看作驅邪護身的特殊顏色并尤為崇拜。民間認為,“本命年”里會遇到很多厄運,只有進行禳解,才能化解。因此在大年三十,與次年屬相對應的人們便早早穿上紅色衣、系上紅腰帶,將隨身佩帶的飾物也要用紅絲繩系掛,來迎接自己的本命年,以此來祈求吉利、避邪驅惡、消災免禍。????????
電視劇《三國演義》中有個故事,說諸葛亮六出祁山時,重病于五文原,于是禳星延壽,諸葛亮在帳中設香花、祭品,地上分布7盞大燈,周圍分布49盞小燈,內安本命燈一盞,所祈拜之星乃是“辛酉太歲石政大將軍”。諸葛亮披發杖劍、踏罡步斗,祈求本命星為自己添年延壽,以完成北伐大業;若7日內本命燈不滅,即可增壽一紀。誰知祈禳到第6天之時,魏國司馬懿夜觀天象,發現蜀軍將星失位,知道孔明患病,便派兵探哨;魏延急忙入帳秉報,誰知在匆忙之中,魏延竟將諸葛亮的本命燈撲滅了,孔明棄劍長嘆:“死生有命,不可得而禳也。”結果,孔明因此而未能祈得添加年壽。不久,諸葛亮便于魏明帝青龍二年病逝,年僅54歲。由此可見古人深知本命星辰關系重大。
民間認為,人在本命年里,會遇到許多災厄,只有進行禳解才能祈求神靈庇護,逢兇化吉。在北方,舊時無論大人小孩,凡是在本命年做生日的,都必須扎紅禳解。生日那天,小孩一般穿紅背心、紅褲衩,大人則扎紅腰帶,這年的臘月三十,從日落到第二天日出,凡是“扎紅”的大人小孩都必須閉門不出,已婚男子還要由婦人陪伴,以避邪驅惡,祈求吉利。否則來年若遇到天災病痛或其他不幸,人們就會認為是去年沒有“扎紅”的緣故。此外,本命年的孩子還要在生日那天“跳姑圈”,就是把頭頂的頭發剃光,四周留下一圈,以期祈福避災。
本命年的由來還要追蹤到干支紀年。我國古代紀時法是以天干和地支相配,用十干,即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與十二支,即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循環配合,以甲子到癸亥共得六十時。以此計年,六十年為一周稱“六十甲子”。在南北朝時期,開始以十二動物分配十二地支,《論衡·物勢》:“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己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犬、亥豬”。俗以人之生年定其所屬。
我國宋代道教盛行,道教中人創造了“本命”說,凡本人出生年時都在六十甲子的干支之中,叫“本命元辰”,也叫“本命年”。道教還將六十甲子星宿化,六十甲子成為六十尊元辰星宿神,并塑像在廟宇中供奉,讓人們頂禮膜拜,祈求幸福。十二地支屬相稱“十二元辰”,考古學上稱“十二支神”,我國六朝至唐宋墓葬中有石刻神像及陶俑等出土。宋元時期又稱“本命元神”、“本命星官”,“十二元辰”在明代的神話傳說中也是天上神仙,能祛邪降福。《西游記》中曾寫道:“玉帝即派四天王,協同李天王并哪吒太子,點二十八宿、九曜星官、十二元辰、五方揭帝、四值功曹等,布下十八架天羅地網,下界來捉那妖猴”。
宋元時期吉祥錢盛行,道教中人分別鑄造了十二枚“本命”吉祥錢,按十二地支分配十二屬相成一系列。面鑄“本命星官”、屬相及地支文字,背鑄道家符。十二枚吉祥錢上有十二個本命星官,民間按各人屬相取以佩戴,以祈求平安吉祥。
古人認為,人的一生,上至帝王將相,下至百姓走卒都會有個七災八難,民間普遍也認為本命年為兇年,是人的生命歷程中的一道“坎”。這種喻示無疑會對人的心理發育產生著巨大的影響,因此人們趨吉避兇的心態有如與生俱來。人們為什么對本命年有這種畏懼心理呢?
本命年為什么會在蕓蕓眾生的心靈中有這么強的感召力?如果說這是在很大程度上是受到了我國傳統文化中命理學說的影響的話,有趣的是在眾多的命理書籍中還未發現有關論述,命理書中對“元辰”的定義與道教也是大相徑庭;如果說這種畏懼心理是封建作崇的話,但生活中確實有人在本命年遇到了多多少少不遂心的怪事,有的人也認為在本命年會做一些荒唐事。劉心武在《關于本命年》一文中也認為,從人的心理發育的角度上看,本命年在人的生命進程中往往會成為一個大“坎兒”,構成了一個危險期。
對于本命年的看法,眾說紛紜,孰是孰非,難有定論。但是“本命年”現象確實是民俗研究上的一個空白點。